| 网站首页 | 综艺 | 真人秀 | 脱口秀 | 访谈 | 选秀 | 纪实 | 搞笑 | 音乐 | 曲艺 | 情感 | 美食 | 旅游 | 益智 | 
您现在的位置: 综艺大全网 >> 纪实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中国作家》纪实作品年度盘点2019年报告文学:时代的风向标和晴雨表房友在线王宥胜女友           ★★★ 【字体:
《中国作家》纪实作品年度盘点2019年报告文学:时代的风向标和晴雨表房友在线王宥胜女友
作者:佚名    纪实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12/6    

  艺正花 293461原标题:《中国作家》纪实作品年度盘点2019年报告文学:时代的风向标和晴雨表

  报告文学是时代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对时代变革和社会发展的感应与表现,报告文学是最为敏锐、直接和迅速的。

  2019年,对于中国而言无疑是一个很不平凡的年份:共和国迎来70华诞,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进入至为关键的一年,国际局势纷纭变幻挑战更为严峻……报告文学当然要呼应欢庆国家庆典,应和时代脉搏,大力书写新时代、新征程、新成就,刻画奋斗者、追梦人等时代新人,展现时代新姿。因此,在2019年,报告文学最突出的成就基本上体现在“新时代叙事”或“新时代纪实”方面,注重书写和反映中国制造、中国智造和中国建造方面的新成就,包括对新时代的重大事件、重大工程、重大科技创新突破、重要人物、重要进展集中、详尽而生动地反映。报告文学创作上的这一主潮也折射反映到了相关评奖和评选的价值取向及导向上。在2019年评选的第15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获奖的报告文学大多是正面描写和反映新时代的作品,纪红建全景式反映脱贫攻坚时代大决战的《乡村国是》,劳罕的《心无百姓莫为官——精准脱贫的下姜模式》都是关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主题,曾平标的《中国桥——港珠澳大桥圆梦之路》则是关于新时代的一项重大的国家工程的纪实。

  对于脱贫攻坚的书写,报告文学作家最为不遗余力,在2019年间推出了一批作品,如凌翼的《井冈山的答卷》,鲁顺民、杨遥、陈克海的《掷地有声》和鲁顺民、陈克海的《赵家洼——一个村庄的消失与重生》,沈洋的《磅礴大地——昭通扶贫记》,梁庆才的《时代答卷》等。

  脱贫攻坚题材的创作数量已经不少,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亟须特别注重克服在创作上存在着的同质化、概念化、模式化和抽象化、说教化的缺憾,努力挖掘刻画出新鲜的、鲜活的“这一个”,塑造出有情有义有个性的人物,开掘出具有特殊地域性、民族性色彩的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提炼出更加精辟独到的主题立意和思想,为历史留存几部堪当史志史记的大书。2019年9月,中国作家协会正式实施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组织了25位作家深入全国二三十个省市区,集中采写一批反映脱贫攻坚战题材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这些作家大多为全国知名作家或获得过国家级奖项,既有主要从事报告文学创作的作家,也有小说作家、散文作家和诗人,相信在这些作家将来的创作中能够涌现出一批有分量的新作。

  关于重大科技突破和成就的书写是新时代叙事的一个重要方面。王宏甲的《中国天眼——南仁东传》无疑是其中可圈可点的一部新作,对南仁东的生平事迹、家国情怀和中国天眼建造历程的描述比较精到、准确、动人,通过讲述南仁东曲折坎坷的科研人生,弘扬了矢志不渝的报国奉献、拼搏奋斗的科学家精神。何建明的《大桥》重点聚焦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林鸣的故事,情节生动。陈新发表了描写中国大飞机《C919,飞向蓝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创新报国70年”大型报告文学丛书的组织出版。这是由中国科学院、中国作协、中国科协等单位联合发起和组织的一项创作工程,首批推出了包括叶梅的《大对撞》、许晨的《耕海深洋》、杨丰美/纪红建的《世界屋脊的光芒》和薛媛媛、葛水平、陈应松等人的十部作品,反映和描写的都是新中国70年来我国科技领域的重大成就和重要人物,为科技题材书写增添了华彩乐章。

  新时代发生的重大事件、重大变化也是作家们关注和着墨较多的领域。黄传会的《大国行动》,讲述中国海军从也门撤侨的“红海行动”,禾素《春天里的人们》对香港回归前后新移民进港成为新香江人的女性群体故事的讲述,周桐淦《智造常州》关于中国制造2025主题的思考,李朝全《最好的时代》对浙江长兴改革开放40年发展历程特别是浙江省实施“八八战略”15年来发展过程的形象记录,蒋巍《行走的村庄》关于湖州农村发展进程的描写,长江《明月村的“月亮”》对四川一个新兴乡村新风貌的描述,任林举《晋江,奔流向海》对晋江发展模式的揭示与讲述,等等,将笔触伸向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为时代进步留下了真实的印记。李鸣生从航天题材转向为珠海20年的国际航展写了一本书《敢为天下先》。航展是珠海最大的一张名片,珠海因为有了航展,于是有了很好的城市规划和建设,航展变成了珠海的形象和品牌,它的品牌效益早已溢出航展本身。航展实际上也是珠海改革开放成就的一个表现。因为珠海航展有着很高的国际知名度,影响力大,故此它也是展示中国形象、展示中国力量的一个重要的窗口,是对国家形象的一种塑造。王立新的《多瑙河的春天:“一带一路”上的钢铁交响曲》,讲述河钢集团兼并塞尔维亚钢铁公司的故事,题材新颖独特,又涉及“一带一路”建设这一重大主题,其所描写的正是 “一带一路”成功合作的一个典范。河钢集团塞尔维亚公司及其管理团队的所作所为,奏响了“一带一路”建设的强音,成为中国和中东欧大项目合作的成功样板,也是“一带一路”建设一个生动的注脚和诠释。

  新时代叙事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对时代新人的倾情刻画,尤其是对时代楷模、英雄模范人物的塑造和描写。在这方面,2018年以来,中宣部宣教局和中国作协组织了60余位作家采访创作关于中宣部发布的全国重大宣传典型“时代楷模”的故事,发表和出版了一批反响强烈的作品。诸如杨黎光的《英雄背后的英雄》描写“人民英雄”麦贤得和他的妻子李玉芝的英雄故事,郑彦英的《玉石滚子》讲述乡村校长张玉滚的生动事迹。而陈霁的《雀儿山高度——其美多吉的故事》,紫金的《一个人的灯火》,李春雷的《北京榜样》《县委书记》《海棠花开——“时代楷模”吕建江纪事》《中国钾——“时代楷模”李守江纪事》,许晨、臧思佳讲述崔善根和亨通集团的故事的《民企国魂》,阿勒得尔图抒写内蒙古乌兰牧骑历史事迹的《红色文艺轻骑兵》,鹤蜚描写中船重工英雄集体的《致敬,“8·20”抗灾抢险的英雄们》等作品,不少都发表在《求是》《人民文学》《中国作家》杂志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上,有几部还出版了单行本,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反响。杨年华、葸青华《家是玉麦,国是中国》和唐大山《情系玉麦》,都是关于西藏为国守边姊妹花卓嘎和央宗感人事迹的描写。前有焦裕禄,今有廖俊波,李春雷《县委书记》是关于“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的生平事迹的一部长篇纪实。作者通过深入细致的采访,全面梳理了廖俊波生前的经历和诸多感人的事迹,讲述了一名优秀员、一个新时代的人民公仆的人生历程,揭示了廖俊波的精神世界,树立了新时代县委书记的标杆和榜样。于清丽的《你的样子:讲述雷锋》是一位女性作者关于雷锋的一种“另类”的书写,令人耳目一新。这是追寻雷锋人生历程,重新发现雷锋,重新讲述和书写雷锋,鲜活地再现雷锋感人形象的生动可读的一个真实文本。作为一名电视台媒体记者,作者跟随摄像机采访的过程,追寻和重拾雷锋的出生成长、少年青年时代走过的一个个脚印,采访一个个历史的见证人与知情者,探析、甄辨真伪,力图为读者还原一个真实的雷锋形象。这个栩栩如生的活的雷锋正是作者心目中的雷锋,是作家用身体,用情感,用心灵去一一触感历史的体温而写下的一个有温度的亲切可感的英雄形象。

  新时代叙事还特别重视对生态文明建设浓墨重彩的书写。这其中,譬如古岳的《冻土笔记——达森草原的前世今生》,陈启文《中华水塔》《穿越共和盆地》关于三江源生态环境改善进程的描述,和谷、杨春凤的《春归库布齐》对我国治沙成就的描述,都是比较突出的新作。由潘小平、李云、余同友、许含章四位分别出生于20世纪50、60、70、80年代的作者联袂完成的长篇报告文学《一条大河波浪宽:1949—2019中国治淮全纪实》,力图真实地展现治淮历史。淮河通过70年的治理,从开始的“人和水争地”,到后来是“人退水进”,一直到今天进入新时代以后的“人水和谐”。作品的思想深度体现在其抓住了民生痛点。淮河对于老百姓而言原先更多的可能是一个祸患一条害河,洪水泛滥,环境污染,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财产造成了不可计数的损失。作者运用翔实、可信的数据说明治淮的成就。作品的主题最终落到利国利民,落到生态文明建设,落到治淮理念、治淮梦想,就是要让淮河百年安澜造福人民这样的目标之上。作品因此而具备了思想的深度和立意的高度。这是一部带有史志、史录价值的纪实。

  一言以蔽之,2019年报告文学创作最耀眼的成绩体现在新时代叙事上。报告文学对新时代的书写几乎涉及现实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作家们的开掘越来越深入,发现也越来越独到,涌现了一批令人振奋的新作,为新时代文学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报告文学是文学的轻骑兵、侦察兵、尖兵,对社会问题的敏感、敏锐与深刻揭示,也是报告文学创作题内应有之义。这一年中,譬如关于养老问题,有韩生学的《大国养老》,修白的《养老院的故事》,侠子的《生命的最后一站——老年病房采访记》。关于汶川地震受灾者身体与精神创伤修复艰辛历程的,有杜文娟的《岩兰花开——汶川大地震伤残人员生存状况调查》。关于留守儿童及其社会照护问题,有长江的《“童伴妈妈”——中国的“赤脚社工”》。在西部地区出现的这一“代理妈妈”现象尤其值得全社会关注和支持,特别是在如贵州毕节这样一些较为落后地区以及存在着众多留守儿童的地方,急需像“童伴妈妈”这样具有奉献精神的社会工作者,对这个社会工作者群体的发现和深入采写或许是长江的一个贡献。对于精神病患者、重症监护室里濒临死亡者的人性观照,有周芳的《在精神病院》《重症监护室》。这两部书非常独特,从作者选取的这些特殊人群身上,我们每一个健全人都能看到我们自己,照见自己隐秘的内心和灵魂,重新感悟生命的珍贵与稀奇。关于睡眠问题,则有李燕燕创作的《拯救睡眠》。

  在人物传记方面,除了发表有一批时代楷模和当代英雄人物的传记之外,还有一些历史人物的传记亦让人印象深刻。譬如张子影的《洪学智》,讲述从大别山走出的唯一两次荣膺上将军衔的洪学智这位共和国将领的人生,洋洋洒洒100余万字,充分彰显了洪学智非凡的人生历程和博大宽广的精神世界,应该说是本年度传记文学的一个重要收获。航宇的《路遥的时间:见证路遥最后的日子》以一个亲历者、路遥同事的身份,详细披露了路遥在人世间最后的人生片段,保存了一份珍贵的文学影像和史料,更启示人们热爱生活。

  在历史题材书写方面,白描的《天下第一渠》,罗达成的《八十年代激情文坛》,陈启文的《海祭:从虎门销烟到鸦片战争》,曾散的《半条被子》《第一军规》,都是其中值得关注的作品。《天下第一渠》讲述了郑国渠的前世今生,细致梳理了这条人工运河的历史发展脉络和水利与农耕文明的紧密关联,被评论家誉为是一部百科式的文学纪实。《八十年代激情文坛》堪称一份珍贵的文学史料。研究20世纪80年代文学浪潮、文学历史离不开包括罗达成在内这些名编辑的回忆文章,离不开具体的历史语境。那是一个思想解放、生机蓬勃、创造力竞相迸发的时代。那时良好的文学生态是由多方面因素造就的,不仅有优异的作家,也有编辑、批评家这些园丁、伯乐和推手。这部书保留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让我们了解到许多报告文学史上的名篇是如何出世的,了解到包括一批优秀的诗人、小说家、报告文学家创作时的具体情境和过程。所有这些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研究解析20世纪80年代的文坛和文学史。《半条被子》讲述当年长征过程中几位女红军将自己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了半条留下给乡亲的感人故事,同时追述了与这半条被子相关的后来发生的一系列动人的故事,凸显了党和红军同人民群众血肉相依的深厚感情。《第一军规》则梳理了解放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规定的来龙去脉,表现了军以规立、从严治军、政治强军的主题。

  近年来,报告文学创作的一个重大的突破,是其价值的外溢和文体的交融,表现在报告文学非虚构创作手法对小说等其他文体的滋养与促进。在近期的小说创作中,取自真人真事的以非虚构纪实为底子的创作手法被广泛推崇。许多小说都有纪实和非虚构的影子。譬如,关于汶川地震,报告文学已经涌现出了诸如李鸣生的《震中在人心》、何建明的《生命第一》等直击地震现场的纪实和李鸣生的《北川重生》、向思宇的《太阳照常升起》、杜文娟的《岩兰花开》等关注灾后生产生活重建与家庭、精神、心理重建主题的纪实。而近期阿来关注灾后精神救赎与灵魂抚慰主题的长篇小说《云中记》则充分借鉴了纪实和非虚构的优长,感人泪下,受到了普遍好评。同样,非虚构创作亦主动借鉴小说想象的艺术手法,利用悬念、伏笔、波澜起伏的情节等笔法,赋予报告文学以更强的可读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近年报告文学创作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人才匮缺。2012年后,报告文学界本着“要把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的宗旨,在后继乏人的危言之下,注重解决创作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提出要打造“十百千领军人才”,中国作家协会通过重点作品扶持,中国报告、时代楷模、脱贫攻坚等创作工程,联合举办每年度的全国报告文学创作会等,推动对创作人才的培养、培训和培育。《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北京日报》《解放军报》等注重刊发报告文学作品,从而造就了“报章报告文学”热,吸引和培养了一批报告文学新作者。2010年以来兴盛的非虚构创作潮,对报告文学构成了反拨与激发,使更多的人被吸聚到非虚构创作行列中来。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扶植、吸纳和发展了报告文学创作队伍,许多记者,散文、小说作家,诗人纷纷加入报告文学行列,使报告文学后继乏人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

  组织创作越来越变得一枝独大、一苗独秀。当下,多数报告文学作品是在宣传思想文化部门、出版社或相关机构、单位邀约下实施的,是一种组织化创作,作家们的采访创作得到了有效的扶持,被提供了种种便利和条件。组织创作和邀约创作在近年报告文学发展进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然,在邀约创作中应力避片面性,追求全面真实,切不能让作品失真失实。作者还须努力保持创作主体的独立性,做到独立采访,独立调查,独立思考,独立创作。力避流水账、表扬稿、汇报宣传材料甚至类似广告作品的不良倾向。报告文学的文学性需要不断提升,须更加注重对人物的刻画,故事的挖掘,情节的铺陈和细节的捕捉,让报告文学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报告文学参与现实的能力亦需增强,要更多关注现实问题,反映百姓心声,推动社会发展,保持报告文学作为文学尖兵和侦察兵的鲜明特色,发挥其“短平快”、迅速、敏捷、有效地反映和揭示现实问题,引发人们思考,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功能。

  历史进步和时代发展为报告文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资源。每一位有抱负有理想的报告文学作家都可以在这个时代里有所作为。发展进步大潮势不可挡,报告文学的前景生机勃勃。

  李朝全,出生于福建仙游,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任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中国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入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著有报告文学《国家书房》《梦想照亮生活》《梦工场追梦人》《震后灾区纪行》《少年英雄》《你也可以这么好》等。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人口文化奖、庄重文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等。

纪实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纪实:

  • 下一个纪实: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纪实
    《中国作家》纪实版2021年第…
    《中国作家·纪实版》头条推…
    《海南日记》作品登上2022年…
    川籍作家致敬川籍英雄 长篇纪…
    中国作者2019年发表在NEJM期…
    《中国作家》2020年征订启事…
    【荐书】《深圳拓荒纪实黄立…
    长篇报告文学《张桂梅》作品…
    “我想用中国文化去影响世界…
    中国作家杂志社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