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避免了由第二人称撰写所导致的文化误读unaico最新消息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6/8 20:57:44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山上啊,山上!——鄂伦春猎民口述史》由超文化人类学传授于硕与香港鄂伦春基金会董事长赵式庆主编,新世界出书社出书刊行。

  2017年6月18日-19日,由内蒙古鄂伦春民族研究会、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香港理工大学、北京清华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核心、香港鄂伦春基金会及新世界出书社六合联袂,《山上啊,山上!——鄂伦春猎民口述史》、《大学生鄂伦春郊野日志》新书发布会暨“鄂伦春打猎文化与21世纪生态文明”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举行。

  据于硕传授引见,这部口述史的凸起特点是,由鄂伦春人本人从主位视角(emic view)论述各自家族的汗青和民族命运的变化。编纂组的使命是唤起鄂伦春白叟的回忆,倾听和记实这些“小人物”的故事,重构他们先人的迁移路线和家族谱系,描述打猎的过程和骑射文化,察看族群融合、区分的现象及符号意味系统(萨满崇奉、敖包祭祀、歌舞传说、打猎身手、东西器物、婚嫁丧葬、民族关系等),跟踪文化与社会变化的动态过程。因为口述的性质,保留了最原始和第一手的材料,避免了由第二人称撰写所导致的文化误读。

  本书的每一个故事都从山上讲起,于硕传授写道:六十多年前鄂伦春人被带动下山了,本世纪之初他们的猎枪被收缴了。跟着他们的论述,我们走进他们族群大迁移的一个又一个营地。也许迁移是他们的宿命,不确定性是他们的糊口常态,从大山大河中的游猎迁移,到大风大雨中的社会变化,他们都默默地接管着。这个听说从贝加尔湖冰川走了数万年进入东北丛林的陈旧族群,最终得到了丛林和猎枪,几十年前起头进修农耕,还没学会收获,就又遭遇快速城市化的冲击,已经强悍的打猎文化在衰亡,而农业文明也只是擦肩而过。随之呈现的是连环式的具有窘境——就业狭小、生态粉碎、抑郁“短寿”、言语流失、文化枯萎、身份危机、绝对贫苦……结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鄂伦春语列为濒危语种。

  本书的汇编源于2014年炎天,本书主编之一、香港理工大学传授于硕第一次率领香港理工大学办事进修课程的学生北上5000公里,来到鄂伦春自治旗古里乡,大兴安岭南脉浅江山谷中一个安好的鄂伦春聚居地。2017年,于硕率领学生又去了布特哈地域(扎兰屯市)雅鲁河畔的南木乡,继续做鄂伦春猎民口述史访谈。于硕传授说:这本书编纂的目标是为了避免一个文化的消逝,为了在白叟分开之前记下他们的生命过程,留下鄂伦春族大迁移的永久记实。编纂组在颠末了郊野访谈、录音录像、拾掇编纂、考据翻译等一系列工作之后,终究欣慰地向鄂伦春仆人和公家呈送《山上啊,山上!——鄂伦春猎民口述史》和《鄂伦春郊野日志》。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