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2591期】中华传统文化|戏曲零式国度少龙都市风流行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11/13 11:16:17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
|
星空炫舞卡八音盒挂星空炫舞卡八音盒挂中国戏曲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 中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其它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昆曲、粵剧、淮剧、川剧、秦腔、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河南越调、河南坠子、湘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等,中国国粹之一,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各地,京剧流播全国,影响甚广,有“国剧”之称。以梅兰芳命名的京剧表演体系被视为东方戏剧表演体系的代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京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中的多种艺术元素被用作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京剧在文学、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套规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2006年5月,京剧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越剧是中国第二大剧种,有第二国剧之称,又被称为是“ 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是“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亦为中国五大戏曲之一。发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繁荣于全国,流传于世界,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也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为主的艺术流派纷呈,公认的就有十三大流派之多。越剧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评剧,流传于中国北方,是汉族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是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曾认为是中国第二大剧种。评剧有东路、西路之分,而以东路评剧为主。评剧唱腔是板腔体,有慢板,二六板,垛板和散板等多种板式。以唱工见长,吐字清楚,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白如诉,表演生活气息浓厚,有亲切的民间味道。早期评剧只有男、女角色之分,后逐渐发展成为生、旦、丑三小戏,受梆子和京剧影响,增添行当,有了青衣、花旦、老旦、小生、老生、小丑之分,最终发展成青衣、花旦、老旦、彩旦、小生、老生、花脸、小花脸等行当齐全的大剧种,但仍保留了民间小戏活泼自由、生活气息浓厚的特点。2006年5月20日,评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豫剧,也叫河南梆子,是中国梆子声腔剧种中极为重要的一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豫剧是中国五大剧种之一、与京剧、越剧同为中国戏曲三鼎甲,传承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早在清代乾隆年间,已成为河南很有影响的戏曲剧种。豫剧在生成和发展时期汲取了昆腔、吹腔、皮簧及其他梆子声腔剧种的艺术因素,同时广泛吸收河南民间流行的音乐,曲艺说唱和俗曲小令,形成了朴直淳厚、丰富细腻、富于乡土气息的剧种特色。豫剧被西方人称赞是“东方咏叹调”“ 中国歌剧”等。2006年5月20日,河南省申报的豫剧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为IV-23。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是由山歌、秧歌、茶歌、采茶灯、花鼓调,先于农村,后入城市,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一个剧种。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较高的声誉。2006年5月20日,黄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水袖挥舞是杨花落尽,细眉微蹙是闺中隐言,长矛旌旗是丈夫热血,唱念做打是匠心难凉。戏曲是中华民族的璀璨明珠,生活细微日常的曼妙。走进戏曲,一览国之风华。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