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综艺 | 真人秀 | 脱口秀 | 访谈 | 选秀 | 纪实 | 搞笑 | 音乐 | 曲艺 | 情感 | 美食 | 旅游 | 益智 | | |
您现在的位置: 综艺大全网 >> 音乐 >> 正文 |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
|
|||||
也说电台节目主持人的“脱口秀”傲天修神录 | |||||
作者:佚名 音乐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3/7 | |||||
dnf鬼泣鬼影鞭融媒体时代竞争日趋激烈,电台主持人队伍逐渐扩大,然而,各种广播节目中主持人的所谓张口就来式的“脱口秀”却令人堪忧,对着话筒东拉西扯、百无禁忌。本文剖析了这种现象存在的本质、原因及改进措施。 当前融媒体时代竞争日趋激烈,各大电台为了吸粉,挖空心思,节目形式花样百出、包罗万象,对主持人要求越来越高,以往那种“单一”的播报方式早已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各种风趣幽默脑洞大开的脱口秀节目。然而,某些广播节目主持人“张嘴就来”式的“脱口秀”表演真的名副其实,能够驾驭吗?笔者实在不敢恭维,想到哪说到哪,各种任性,没有底线;滥用网络用语、东拉西扯、主持人自嗨、语言混杂;文化知识浅薄,比如世界杯刚决出八强,就说巴西某地是德国和法国进行冠亚军决赛的地方。这种所谓的“脱口秀”着实令人担忧,现如今的广播电台为什么容许这样的乱说堂而皇之的存在?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可究其原因: 1.盲目跟风,大搞“脱口秀”。近几年,各大电台都流行起“脱口秀”节目:先是播音员变成主持人,“播”变成“说”;后又流行主持人男女搭配,“说”“评”结合、夹叙夹议;渐渐地,说说笑笑、打打闹闹蔓延开来,一些新闻节目也被注入了搞笑成分。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素质高且课外功夫下得足的主持人还能拿捏好分寸;而一些综合素质不高的主持人“张嘴就来”,什么都敢说。比如某市级电台一档音乐节目,男女主持人在节目的开始不厌其烦地聊天气,从抱怨本地酷热的天气开始,联系到自己老家的天气情况,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的气候,再延伸到欧美国家的气候环境,滔滔不绝没完没了说了七八分钟,自认为这种即兴发挥很了得;有的是口误连连,主持人明显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在节目中频繁清嗓子,用大量“嗯”,“啊”,“是啊”播报时停顿“打磕巴”现象时有发生等等。 2.盲目信奉市场法则,过度商业化。商业化引发浮躁心态,过度追求经济利益令一些媒体将责任与担当抛在一边,内容只要能够吸引听众就行,内容偏低俗化,以丑为美。 3.频率、节目过多,用人标准下降。电台频率多,节目多,主持人队伍越扩越大。各类新闻、交通、音乐、时政、经济、教育、文化、工业、农业、生活、情感节目数不胜数,但用人并没有严格的标准。有的主持人主持节目更像是在自娱自乐,说话拿腔拿调,“哇噻”“唉呀”等口头禅时常挂在嘴边,还喜欢作个人表演,有时还会莫名其妙地发笑,让听众感觉有些莫名其妙。更有甚者将节目“私人化”,私聊的味道特别重。比如笔者曾听到某节目中主持人多次说自己“感冒了,感冒的声音更性感”,让听众心生反感。 4.监管缺失,导致主持人话语权失当。“脱口秀”给主持人留下了太多的发挥空间,即使在进演播室之前实施过审稿制度,但由于某些电台监管机制的不到位与惩处机制的不完善,还是任凭主持人自由发挥。一档1个小时的节目,主持人至少需要1.5个小时的准备时间,新闻类节目的备稿时间还要更长些,才能充分吸收消化节目内容,用简单的句式、生动活泼的语言,将信息准确地传递给听众,需要时还可以适当加入自己的评论。但有些主持人不遵守规章制度,心态浮躁,不充分备稿,只大致浏览一下大意,结果导致上了直播后对节目内容不熟悉,临场发挥又没有足够的功底,理所当然的状况频出。 1.信息泛滥,观点混乱。信息化时代,直播已成为广播节目的主要播出形式,以某广电集团为例,目前5个广播频率有近60个栏目,每天播出约89个小时,其中75%以上是直播。数量如此之多的直播节目给了主持人较大的发挥空间,也带来了隐患,各类思潮泥沙俱下,未经筛选的信息铺天盖地,各种观点相互碰撞,媒体立场受到冲击,价值观迷失,意识形态多元导致传统道德失范、是非标准模糊。 2.快餐文化盛行,娱乐心态至上。时代迅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一切仿佛转瞬即逝,追求轻松、及时行乐渐成消费主流,随意调侃的娱乐心态盛行。 1缺乏职业操守。一味讲究收听率,放弃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追求,放弃了对听众的正面舆论引导,刻意迎合听众的口味,娱乐无底线,往庸俗化和低级趣味靠拢。 2.业务能力欠缺。专业素养不够,学习能力不足,造成无知者无畏,什么话都敢说,错了也不自知。表现一为中英文夹杂,频繁使用英语如“Oh,my god”“OK”“yes or no”等,表现二是方言夹杂,时不时冒几句地方方言,但实际并不需要。语言混杂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即在方言类节目中夹杂大量的普通话,比如某省台一档旅游节目,男女搭档主持,男主持人思维敏捷,滔滔不绝,女主持就有点不尽人意了,一口港台腔,一会儿普通话表达,一会儿讲粤语,还夹杂着英语,让人感觉“不伦不类”、很难受,节目不流畅,听众听得费劲且难受,实在不可取。笔者乍一听以为该女主持来自香港,谁知有一次节目中她自曝老家是东北的,呵,实在让人捧腹! 3.节目准备不充分,疏于做案头工作,节目直播时仓促上阵,乱说一通,海侃一气,效果可想而知。常见的有谈话节目中主持人经常抢嘉宾的话,打断嘉宾的思路,导致问题回答得不到重点,支离破碎。在两个以上主持人的节目中,也常常有配合不默契的现象:主持人相互抢话,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是一位主持人在说话时,另一位主持人在一旁瞎打岔,为了表现自已而忽略受众的感受。 广播是大众媒体,具有导向职能的社会责任,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言行,不仅仅代表自身,还代表着媒体形象。岗位意味着责任,前不久,上海某电台主持人让外地人“团成一团,圆润地离开”,换句话说,就是让外地人滚出上海。在舆论压力下,主持人最终公开道歉。这个曾在全国范围内掀起轩然大波的事件,完全可以理解为主持人在利用话语权侮辱受众。还有有些主持人喜欢自我表现,我行我素,随意为节目“注水”,是缺乏媒体从业人员责任感的表现。更有甚者,个别主持人意图通过在主持工作中“搏出位”来提高个人的社会知名度,为其能够在平时主持更多的社会活动。主持人须知在节目中告知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一言一行都要考虑到社会责任。有些错误是不认真造成的口误,有些则是误导或教唆。主持人应增强法律意识与道德意识,身为公众人物应自律,要为大家带来满满正能量。 提高主持人队伍准入门槛,加强审查、考评以及实践检验的过程。杜绝那种普通话讲得还行、脸看得过去、随机还能扯两句笑话便来主持节目的现象。有的主持人特别喜爱用网络语言。如“给力”“点赞”“萌萌达”“泪奔”等,是的,偶尔说说是可以使听众感到亲切、轻松,拉近与网民特别是年轻人的心理距离,增强节目的吸引力。但网络用语应点到即止,不宜多用,因为它经常没有语言规范,不应提倡,而且过度频繁使用网络语言的也会产生“喧宾夺主”的副作用,更不用说一些所谓流行但不雅的网络语言已经属于国家明令禁用的不文明用语。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言语是要影响人、引导人、教育人、提醒人的,应对自己的每一句话负责,其实主持人即兴发挥、信手拈来的基础是迅捷的反应能力、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较为广博的知识面,这些能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培养。 综上所述,从事主持这个行业必须有颗敬畏之心,杜绝浮躁,放平心态,打好语言基本功,真实不做作,直播时做到“心中有人”,才能真正提高节目的质量,真正使电台“脱口秀”节目秀出水平、秀出精彩。 参考文献:1、吴郁.主持人的语言艺术【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3、马新宝.浅析广播播音主持中的语言特点及技巧【J】.新闻研究导刊,2017(24):206 |
|||||
音乐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音乐 | ||
2005年周杰伦《夜曲》全球首… 董卿经典的开场白以及关于爱… 智能语音的未来及对新闻业发… 【红色广电】陕北新华广播电… 音乐电台主播以及其他主播你… 九种经典婚礼司仪主持词开场… 三角叉 se5 kok3 co1教育网址… 新加坡资深主持人亲述:933音… 18位电台主持人的告白书(三… 瑞士一电台主持拍片教如何感…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 |
综艺大全网声明:登载内容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侵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站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