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1/16 1:41:06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现代娇娇女的红楼生涯在社会经济水平和物质生活条件获得极大提高的今天,广大人民的生存压力也随之相应加剧。综艺节目的产生与发展,迎合了广大人民在高压生存现状下,对喜剧节目的极大需求。喜剧综艺节目一直是电视综艺节目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门类,并以其轻松诙谐的内容受到观众认可。那么,喜剧节目是如何得以发展、又遇到哪些瓶颈呢?

  1991 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曲苑杂坛》融入了相声、小品、魔术、杂技、评书、笑话等喜剧形式,最早将喜剧元素融入综艺节目,可谓开创了综艺节目之先河。二十世纪末,《快乐大本营》的出现打破了固有的节目模式,引领电视综艺节目的新纪元。2009 年,黑龙江卫视与辽宁民间艺术团联合推出了《本山快乐营》,成功让喜剧综艺节目再度成为热点节目类型,这种将电视剧 IP 和综艺栏目剧融合的方式也为后来喜剧综艺节目提供了更多的创作模式和创作空间的可能性。同年,黑龙江卫视继续发力推出中国首个近景爆笑综艺节目《爱笑会议室》,成为受到年轻人追捧和学生喜爱的喜剧综艺爆款,打造出全新的节目模式。

  从 2014 开始,喜剧综艺节目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而这一年也被业内人士称为“喜剧综艺元年”。共有《我们都爱笑》《笑傲江湖》等模式各异的喜剧综艺节目在各大卫视播出,最多时数量达到近 30 档。此时的喜剧综艺节目大多采取的是“素人竞赛”模式。

  以《笑傲江湖》为例,节目着眼于挖掘非专业演员,以接地气的表现方式,PK 晋级的赛制,将普通人最真实的状态展现在镜头前,同年推出的《我为喜剧狂》《超级笑星》等节目均采用了这样的模式。

  2015 年,东方卫视推出了“专业喜剧人竞赛”的新的节目模式——《欢乐喜剧人》,在当年一跃成为了喜剧综艺节目发展的巅峰之作,使沈腾、宋小宝、贾玲坐稳了头部喜剧艺人,接连推出的《笑傲江湖第二季》则稳固了东方卫视的喜剧地位,逐步形成了品牌效应,让观众想起与“喜剧”有关的节目就会想到东方卫视。央视的《谢天谢地你来啦》则是开启了即兴喜剧这条喜剧综艺节目的赛道,这个节目是从澳大利亚引进的版权,央视引进后打造了一个非常成功的创新模式,观众处于强势地位观看,台上的表演者反而处于被动状态。整个环节非常考验演员功力,由此可以产生强烈的舞台效果和真实感。同样由央视创作的《喜乐街》等节目也维持了相对固定和垂直的受众。

  2016 年,《欢乐喜剧人》持续发力,推出了第二季,并获得了极其火爆的效果。但同年,喜剧综艺节目也即将面对在创作上的瓶颈期。北京卫视推出的《跨界喜剧王》和浙江卫视推出的《喜剧总动员》均使用了“跨界”节目模式,“明星+喜剧”的创意,让明星和喜剧演员合作演出小品,制造了新鲜感;东方卫视推出了《今夜百乐门》更是给受众新的观影体验,采用了全新的节目模式:“场景喜剧综艺”。这种模式就是以反向喜剧进行表演,现场无 NG,让演员和主持人都参与到小品演绎中,以“赶场”的形式录制,后期制作部分较少,完全打破过去常有的节目模式。

  一种是以“小品”为主体的节目模式,《欢乐喜剧人》《笑傲江湖》这样的节目都是以“小品”为节目内容,并添加默剧、相声等喜剧形式,体现了喜剧的大融合。

  另外一种节目模式是从“舶来品”到本土化的过程,东方卫视的《东方夜谭》成功开启了中国脱口秀发展的大门,并取得了不俗的收视效果,也使得后来东方卫视在“脱口秀”行业里也拥有一席之地。

  2018 年“脱口秀”成为红极一时的喜剧热词,《今晚 80 后脱口秀》《吐槽大会》等节目不断影响着喜剧表达方式。同年,吉林卫视同年推出《欢乐东北风》,用“脱口秀+小品”的模式,在抓住时下流行趋势的同时兼顾传统喜剧小品的喜剧性,凭借着新颖的节目模式和自带搞笑基因的东北本土演员,迅速在东北大地扎根走红,让不少中年人回忆起曾经看过的老牌东北笑星。

  由美版《SNL》改版的《周六夜现场》也于 2018 年在互联网平台播出,在节目上线后虽然有陈赫、岳云鹏等喜剧大咖加入,但在收视率上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观众很难对其中的笑点和呈现模式产生共鸣,甚至会奇怪于岳云鹏为什么总笑场,但这是原版节目中的一大亮点。所以导致节目在观众口碑上并没有获得好评。

  2020 年疫情对人们的心态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促进了受众对喜剧内容极大的需求量,喜剧综艺节目再次焕发生机,季播喜剧综艺节目《脱口秀大会》第三季、《吐槽大会》第四季、《认真的嘎嘎们》等,常态喜剧综艺节目《欢乐东北风》第三季、《坑王驾到》第四季等大批具有代表性的节目,成为观众茶余饭后的谈资,也足以看到喜剧综艺节目的再度崛起趋势。

  进入 2021 年,可谓是喜剧“低开高走”的一年,曾被全网喜剧迷期待的央视《金牌喜剧班》《百变大咖秀》第二季并没有带给观众全新体验;《欢乐东北风》《欢乐喜剧人》依旧在喜剧竞赛的模式中未寻找到新的突破点;同时各类“喜剧团综”凭借着自家喜剧厂牌也在喜剧综艺节目的行列中迅速崛起,赵家班的《象牙山爱逗团》、德云社的《德云斗笑社》、开心麻花的《麻花特开心》三档节目依靠演员扎实的观众基础,依旧取得不俗成绩;下半年笑果文化的《脱口秀大会》第四季则成功点燃喜剧综艺节目的新燃点,吸引众多年轻粉丝争相讨论热点话题;而后《一年一度喜剧大会》的横空出世成功接下了《脱口秀大会》的喜剧接力棒,并挖掘新的喜剧类型 sketch,在中国喜剧行业里开创新的模式,让喜剧在无厘头的节目内容中回归最原始的本质,让受众体会到最纯粹的喜剧。

  正是基于这样的创作宗旨使节目一经播出便迅速蹿红,在微博、豆瓣等社交网站上引发了观众热烈的讨论,并拿下 8.8 分的喜剧综艺节目评分新高点,彻底盘活了低迷已久的喜剧综艺节目环境,并为喜剧行业挖掘和输送更多有潜力的喜剧新人。

  喜剧综艺节目在经历了几年的低谷期后,再次迎来了新的转折点。但作为电视从业者中的一员,如何在综艺节目发展的新浪潮涌起时把握风向,持续输出高质量的节目,将是未来需要持续探讨的话题。

  经过喜剧发展的蓬勃期后,喜剧综艺节目的同质化现象严重,观众审美进入疲劳期。同时受大环境影响,喜剧综艺节目中表达的笑点内容越难越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笔者作为电视从业者之一,也跟随喜剧综艺节目大环境的影响,将希望寄托于模式上的创新。而喜剧综艺节目在制作模式上虽然经历了素人比拼、明星跨界、脱口秀竞演、星素结合的喜剧人同台竞演等多种形态的改版,节目模式一直都在变化,但演员和内容都大同小异,使得节目受到观众认可的可能性非常低。

  在播出平台看到喜剧综艺节目带来的红利后,相似节目也随之不断涌现,带来大量高密度的喜剧内容输出。但这样的模式显然是违反喜剧创作规律的,节目中看似只有几十秒的一个包袱、段子是需要通过喜剧编剧和喜剧演员对社会发展变化、当前流行内容进行细致观察后创作,再经过长时间的不断打磨形成,显然在这一阶段是没有办法保证喜剧元素的创新和深究,从而导致观众的质疑声音越来越大。不少喜剧综艺节目的评论中,都有“这段子我好像见过”、“太尴尬了,怎么一到最后就煽情”这样的评价。“惹人哭易,逗人笑难”已经成为喜剧编剧和喜剧演员的共识,加之内容上的不断重复,有些甚至是观众烂熟于心的包袱、段子,使喜剧综艺节目进入发展的瓶颈期。

  但是喜剧综艺节目的“用人荒”已经显现,而这样导致了节目效果大打折扣。近年的喜剧综艺节目可以说是 “流水的节目,铁打的喜剧人”。通过《欢乐喜剧人》爆火的沈腾、宋小宝、贾玲、岳云鹏等演员成为喜剧头部艺人成为各大喜剧综艺节目的常客,除了台标不一样,各个节目的模式和演员上可以说是复制粘贴了。同样因《吐槽大会》而成功跻身头部喜剧人的李诞也先后参与了《脱口秀大会》《笑起来真好看》《认真的嘎嘎们》等多档节目,刷足了存在感。同时,郭麒麟、秦霄贤等喜剧演员不仅在喜剧综艺上开花结果,也逐渐偶像化,转而涉猎其他行业,如出演电视剧、参加各类综艺节目等。

  除这些喜剧演员外,现下的喜剧市场并没有腰部喜剧人和喜剧新人来承接这部分红利。喜剧综艺行业者们不断寻求变化以适应当下环境,进而改走养成路线,例如与韩国《喜剧大联盟》有部分相似度的《认真的嘎嘎们》就是在素人中间选拔“综艺咖”,《脱口秀大会》是邀请更多的脱口秀新人来直面挑战,与喜剧中坚力量同台竞赛。但从结果上来看,通过这样的喜剧节目成功出圈的喜剧新人屈指可数;而李雪琴、老四、张踩玲等通过《脱口秀大会》成功出圈,虽然是电视平台的“新人”,但其本身在短视频平台就有非常强大的受众积累和喜剧经验。

  由此可见,让观众接受并喜欢新面孔,还需要很长时间,同时也需要喜剧腰部演员和喜剧新人不断打磨作品和演技,所以喜剧人才断层依然是制约喜剧综艺节目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今,随着互联网和短视频的发展,喜剧综艺节目也不可避免的成为被互联网冲击和影响的综艺门类之一。因此,喜剧综艺节目应当打破创作困境,拓宽行业发展方向。在节目创作时需要跟随互联网发展模式在困境中寻求,扩大自身电视品牌的影响力,打通更宽泛的传播渠道,努力吸引受众,力求在各个维度上的创新和对短视频平台的开发利用,达到提高自身节目的传播宽度和影响程度的目的。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