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科技创新的研发周期长、投入成本高且效益回收慢,因此入局者相对较少。这一现象在口腔正畸领域更为突出。未来十年,正畸趋势如何演进?科研困局怎样疏导?IOF国际正畸基金会给出了务实的解决方案。中国技术已“追平”全球头部18世纪初,“牙科学之父”法国医生Pierre Fauchard首次使用机械性矫治器;20世纪初,美国学者Edward Angle创建了近代口腔正畸学,成为口腔医学的第一个分支学科;此后又发明多项正畸矫治器和矫治技术,成为当代大多数固定正畸矫治器的设计“原型”。进入20世纪以后,全球牙科开始飞速发展,技术和生物材料领域都取得了巨大进步,各项发明与专利层出不穷。而彼时的中国口腔产业才刚刚起步。中国口腔正畸学始于新中国成立以后;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外交流更频繁,企业与临床合作更密切,中国正畸领域创新速度也达到新高度。但直到21世纪前十年,其主基调仍是“追赶”。而随着口腔材料、隐形正畸、CAD/CAM、椅旁数字化、3D打印技术在临床科研领域逐渐兴盛;2010年后,中国口腔产业的主基调变成了“竞争”。短短七十多年,中国口腔/正畸领域已追上了全球三百多年的脚步,尤其在隐形正畸领域,涌现了一批以时代天使为首的本土企业,无论技术还是临床应用都能与全球领先企业匹敌,其中的艰辛与付出令人感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主任李巍然教授自豪地告诉医趋势,就北大口腔来说目前国产矫治器已占临床使用比例的75%以上。消费医疗变现容易,沉下心做科研仍需更多支持在口腔产业链中游,材料技术、方案设计、数字化、获医能力、案例体量成为竞争的主要关键点,近十年中国已崛起了一批可在全球竞争的企业。而下游口腔医疗服务机构也承载着重要的临床科研职责。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中国民营专科口腔医院约989家,公立专科口腔医院约166家。公立医院的每一个医生都身兼数职,除了门诊工作以外,教学和科研都必不可少。但是民营口腔医疗机构和其他科研机构对于口腔临床科研的热情似乎并不大。一方面,颜值经济盛行下,拥有强消费属性的口腔医疗成为“赚钱快车道”,尤其是正畸、种植领域变现率很高;潜心下沉临床科研面临挑战。另一方面,目前中国口腔/正畸领域的临床科研基金仍难以满足临床研发项目需求。面对中国二十多万口腔从业者来说,需要更多资源投入。目前而言,政府类基金主要专注基础研究领域,一般只有极少数能获得;而专业学会类一般金额不大(一般在5万/项左右)。因此,临床科研者相对难以从一个特别正规的途径去获得相对稳定的支持。IOF国际正畸基金会在中国开创了先河。托举正畸未来,IOF 2022研究资助计划进行时作为IOF的发起人,松柏投资一直以来都饱含善意,从躬身入局大健康“最难”的口腔领域那一刻,或已深埋其基因。立足中国,辐射世界,改变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的偏见。这一宏大的善意背后,是松柏长期而雄厚的资金,以及深耕口腔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带来的底气;更是作为企业以柔和的方式响应“民族主义”,从口腔行业成长获益的同时反哺行业的“家国情怀”。产业发展永远离不开“创新”和“人才”,IOF便是基于这两点托起正畸未来;孵化更多临床创新,培养更多正畸生力军。IOF三大资助项目为全球口腔正畸及相关领域提供更多临床科研资金支持,包括∶青年研究资助项目、精英研究资助项目、临床研究资助项目。此外,IOF将始终关注扶持年轻学者的成长,特别为全球青年研究者提供年度奖助学金,以帮助他们在口腔正畸及相关领域科学事业的发展。所有具备学术背景的青年研究人员均可在全球口腔正畸及相关领域奖学金中心申请为期一年的奖学金。作为国际性学术组织,未来IOF将依托其全球资源,在更多产学研转化上发力。包括设立专门科技创新资助基金,助力材料技术、软件技术、硬件技术、生物技术、远程医疗等领域。此外,在产学研联动的基础上,联合多中心甚至是跨国界学术力量,最终实现口腔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的精准、高效、微创和仿生,从而解决行业痛点。俄亥俄州立大学正畸学系主任Prof. Ching-chang Ko提出,IOF如果能打破团体舒适区的界限,或将成为全球唯一。第一,如果IOF能够促进多中心的数据收集,这将对专业进程产生很大影响;不仅局限在一个国家,还要向其他国际机构开放;而有了多样化的数据类型和全球的参与,结果才更有意义,才能得到全世界受众的信任。第二,跟全球大公司合作,让研究者的创新更具价值;支持或与小型/初创公司合作,促进正畸行业发展更迅速;除此之外,让研究者在参与发明所带来价值的同时拥有经济利益分享。一开始,这些合作或许相当困难,而一旦成功或将撼动整个产业未来。正畸治疗是非常严肃的学科,在国际指南正畸被界定为不可逆治疗,专业归类是外科。今天,希望每一个口腔人能回归初心,回归责任心。正是有了这些坚持下来的人为我们负重前行,人类文明才得以延续。www.iofglobal.or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