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8/4 12:18:34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随着消费者对于电视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清化、大屏化、智能化、场景化逐渐成为电视行业的主旋律。推动消费者需求转变的动能有两方面:一方面,观看的视频内容从清晰度、音质、画面色彩等方面都迎来了提升;另一方面则是技术的不断升级。而在电视行业技术升级的进程中,拥有核心技术优势以及产业链优势的三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2022年8月26日晚,三星电视推出全新产品,Micro LED、Neo QLED、Lifestyle系列三剑齐发,不仅为我们消费者带来了体验升级,还将智能电视推向了一个新的时代。需求升级,智能电视迎来新时代前不久,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高清超高清电视发展的意见》,指出未来电视内容、频道应不断向高清化发展。随着视频内容的超高清化,智能电视也进步神速,最近两年基本上是4K分辨率的天下,旗舰产品也普遍达到了8K水平,不出意外,未来一段时间智能电视高清化依旧会是主旋律。同时,高清视频内容,需要高分辨率的电视呈现,而想要将高清的优势全面展现,让用户在观影时拥有清晰画面的同时还有沉浸感的观影体验,则需要更大的屏幕尺寸。数据显示,虽然电视产品市场下行压力很大,但是大屏产品的销量却逐年增加。5年前,50英寸的电视还是市场的宠儿,而如今,65英寸和75英寸则成为了市场的主流,广大消费者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对电视大屏化的变革给与了肯定的回应。三星作为行业领军者,很好地把握住了当下的“高清”“大屏”的电视行业趋势,不仅推出多系列多尺寸的产品,还对旗下电视产品从硬件技术到软件的系统和设计不断进行升级和创新,给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体验升级。核心技术加持,三星不断破行业天花板在众多电视品牌之中,三星凭借显示面板供应链和显示面板核心技术,已经成为电视画质技术发展的引领者和推动者。在最新发布的三星Micro LED系列中,三星采用了业界最前沿的无机自发光Micro LED技术,带来了震撼的视觉享受。在Micro AI处理器的加持下,不仅星Micro LED系列能够独立控制2400万颗微型LED,同时带来了20bit的控光精度以及2000nit的峰值亮度,从而能够完美呈现画面细微处的丰富质感。同时,三星Micro LED系列还将屏占比做到了惊人的99.99%,让电视与屏幕,墙壁融为一体,结合最大110英寸的超大屏幕,为用户带来极尽奢华的视觉享受。最新的三星Neo QLED 系列8K电视,不仅将背光源从12bit升级到了14bit HDR映射,更是通过量子点矩阵技术以及量子点处理器,利用AI深度学习算法将2K或4K的片源提升到8K的效果,完全颠覆了传统电视的显示效果。此外,三星在声学技术上不断创新,音画追踪OTS Pro、Q交响乐技术、根据环境噪声优化影片人物对话的智能控声技术,空间自适应音效技术等等,都得到了广泛的好评。另外,此次发布会上还发布了三星Lifestyle系列的新品。The Serif 画境电视打破了传统电视的认知,将电视与家具紧密结合,呈现出独特的设计美学。简洁圆滑的云白色外观设计独具匠心并且可以自如地放置在任何地方。The frame画壁电视则是以画框作为设计灵感,通过艺术模式,将屏幕变成一张张名画或家庭相册。此外,The frame画壁电视还可以搭配支架实现横竖屏的切换。不得不说,三星不仅拥有着全球最强的显示生产链以及产品设计能力,并且基于用户需求不断突破行业天花板,将显示效果更卓越,使用体验更出色,应用场景更丰富的智能电视产品,不断带到消费者面前,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抛开技术谈体验,三剑齐发,每个系列新品都旦用难回一番硬核参数和技术原理说下来,可能很多朋友觉得不够直观,过于深奥。好在作为科技自媒体,燕山派也前往了三星电视2022年战略新品发布会现场,并亲身体验到了本次三星电视推出的三个系列新品。通过场景化的体验,我真切感受到了三星深厚的现实技术为电视视觉体验所带来的震撼效果。三星Micro LED系列,在Micro LED这一黑科技的加持下,带来的色彩呈现、亮暗部的细节,以及运动画面亮暗部的流畅变换,都是传统LCD甚至LED、Mini LED电视所无法给到的;三星Neo QLED 8K系列带来的则是一种高清盛宴,通过神经元量子点8K处理器的加持,将画质增强至接近8K的超高清分辨率,现场体验的感觉,就如同在观看一块超大尺寸的视网膜屏一般,那种画面的清晰度和细腻感,让屏幕里的内容有一种触手可及的感觉,纤毫毕现;而三星Lifestyle系列电视新品则更为惊艳,不用时它就像一幅壁画,一件艺术品,使用时就是一款影音效果极佳的大电视,既拥有艺术品般的优雅,又搭载着强劲的影音技术,将高端科技藏于无形之中,这或许就是科技之美。三大系列新品齐发,给我们带来的是一次智能电视体验的全面升级,每一款都旦用难回,让人印象深刻。作者:燕山派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