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 目 树 形 导 航
  更新时间:2023/8/29 5:23:30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谁能想到,周杰伦价值300万人民币的“无聊猿”NFT被盗,让国内文博数字藏品火出了圈。什么是数字藏品?数字藏品是国外爆火的NFT(Non-Fungible Token,指非同质化代币)在国内的本土化产物,其品类包括但不限于数字图片、音乐、视频、3D模型、电子票证、数字纪念品等各种形式。近年来,随着元宇宙概念的大火,国内腾讯、阿里、百度、京东等企业相继推出数字藏品发行平台,有媒体统计,中国目前正式上线的数字藏品平台超过50个。在文博艺术领域,兼具美观和收藏价值的文物、艺术作品,与数字藏品的收藏属性高度契合,一些个人创作者、艺术家、博物馆等也纷纷通过数字藏品平台发布创意数字藏品作品。去年12月,河南博物馆发布一款长信宫灯3D艺术藏品,售价19.9,限量一万份,一经发售便被抢购一空。这款数字藏品采用3D等技术制作,消费者购买这款数字藏品后,可以随时调出任意角度放大观看藏品细节,体验绝佳。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博物馆联合发行文物限量版数字藏品贺卡和3D虚拟数字藏品。国画大师齐白石的原作《群虾图》首个社交化数字藏品在上海嘉禾首届冬季拍卖会竟拍,最终以30万元落槌价成交。太湖书院限量发行3000份“盛世中国·天下至宝”系列藏品,一经上线便被用户购买一空。据悉,甘肃省博物馆、山西博物院、兰州市博物馆、武威市博物馆等多家省市级博物馆单位都已与科技企业合作开发数字藏品IP。可以说,与国内互联网科技企业合作发行数字藏品,已经成为文博圈现下最火爆的文创项目。然而数字藏品作为“元宇宙”概念产物,其火热的市场前景下,蕴藏着较大的市场监管风险。一、国家文物局:文博单位不应直接将文物原始数据作为限量商品发售在中国,数字藏品缺乏市场监管,仍在灰色区域运营,为避免潜在审查,腾讯控股和阿里巴巴正在收紧适用于其平台上不可替代代币(NFT)的规定。微信公众平台出台了一系列规定规范公众号及小程序上的数字藏品交易。例如,对于仅提供数字藏品展示和一级交易的公众号,要求提供和国家网信办已备案认可的区块链公司的合作证明作为资质证明等。小程序目前则只支持数字藏品展示和一级赠送,数字藏品交易和多级流转属于未开放范围,如有发现绕过等对抗行为,会根据违规程度封禁能力或下架处理。近日,国家文物局有关司室在北京组织召开数字藏品有关情况座谈会,针对数字藏品发展现状,围绕文博机构的公益属性、数据安全、消费者权益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专家提出:“在文物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文博单位要坚持公益属性。鼓励社会力量通过正规授权方式利用文物资源进行合理的创新创作,以信息技术激发文物价值阐释传播,文博单位不应直接将文物原始数据作为限量商品发售。消费者应选择合理合法、健康有序的收藏方式,维护自身正当权益,远离因盲目炒作产生的风险。”此外,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也宣布将成立“数字藏品发审专项工作营”,负责中心文博数字化藏品发行的研发统筹与审核监督,并将联合国内知名文博知识产权法律服务机构搭建“博物馆知识产权法律援助中心”,出台数字藏品发行专项管理办法,积极探索文博行业数字化产品发展之路。从会议释放的信息来看,国家文物局强调了文博单位的公益属性,对文物信息安全和数字藏品的制作发行以及审核与监督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这也意味着,文博行业数字藏品发行可能会迎来一个“冷静期”。文博单位的公益属性决定了它具有文物收藏、保管、研究、展示的职能和为公众提供文化交流、观赏传播服务的义务,因此,文博机构需要从公益出发,运用数字技术兼顾文物保护与文化传播,走出一条脚踏实地的数字化发展之路。二、“元宇宙”时代下的文物保护与文物数字化应用文物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发生毁损都是不可挽回的损失。然而我国当前的文物管理机构队伍和专业力量依然薄弱,文物保护和修复技术水平亟待提升。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新时代下文物保护提出了建设性要求。《规划》提出:要系统整合全国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数据库、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库、革命文物数据库等,加强文物资源大数据应用。将文物资源空间信息纳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加强文物数字化保护,以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馆藏一级文物等为重点,推进相关文物信息高清数据采集和展示利用。考古方面,要大力发展科技考古,提升考古信息采集管理、综合分析和研究应用水平。博物馆方面,要夯实博物馆藏品保护管理基础,加快推进博物馆藏品数字化,完善藏品数据库,加大基础信息开放力度。推动博物馆发展线上数字化体验产品,提供沉浸式体验、虚拟展厅、高清直播等新型文旅服务。在此背景下,国内博物馆正在寻求与科技企业合作,建立适用于文博行业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比如国内3D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积木易搭开发的智慧文博整体解决方案,可以提供从文物保护到文物数字化应用的全方位服务。1、3D扫描建模是文物数字化的开端文物三维数字化技术包括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近景摄影测量技术、3D打印技术及数字模拟修复技术等,文物3D扫描建模不仅是文物数字化保护的开端,更是文物数字化应用的基础。积木易搭标准化、工程化的文物3D扫描建模解决方案,可实现文物三维数字化采集、古建遗址数字化采集、文物影视资料提取、文物预防性保护、博物馆全景采集等。积木易搭自主研发的软硬件系统,可实现文物1:1 高保真三维建模,且扫描过程不直接接触文物、自动化贴图,具有速度快、精度高、效果佳、成本低等优势,最快五分钟生成单个文物模型,比传统建模设备提升15倍,扫描精度高达0.01mm,可实现文物3D模型展示,支持观众720°随意查看文物细节,为后续博物馆的智慧管理及数字化展陈提供数据基础。同时,3D扫描建模还能量化文物残损变形评估数据,创建、制作修复模型,为文物修复方案提供理论依据,避免文物在修复过程中出现不可预见的错误而损坏。例如在帮助洛阳博物馆线上数字化复刻过程中,积木易搭通过三维重建技术,经过实地3D扫描建模、数据采集、三维动画合成,制作出1:1还原的线上洛阳博物馆。▲洛阳博物馆线上数字展厅目前,文物数字化采集正在广泛用于古建遗址的发掘采集,例如,云冈石窟近日宣布对“弥勒三尊洞”封闭70天运用3D扫描技术进行数字化采集,建立数字档案,为石窟今后的保护、研究以及文化产业发展奠定基础。文物遗址三维重建2、引入现代化、智能化管理系统科学管理博物馆在获取和存储文物三维数据之后,通过积木易搭智慧管理解决方案,可实现针对文博行业的数字化资源管理,建设对内的智慧管理系统及对外的智慧展示系统,保证管理工作智能化、高效化。智慧管理系统包括数字资源管理系统、业务工作支撑系统、展陈辅助设计系统、公众服务与展示系统等,为文物数字资源的管理、加工、展示、应用等工作提供信息化支撑和便捷化使用工具。3、线上线下相结合,让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积木易搭运用领先的3D技术搭建线上三维虚拟数字展馆,提供前端展示+ 后台管理全套系统服务,结合AR/VR应用、全息投影、虚拟互动技术,以沉浸式三维空间为观众营造身临其境的体验,打造永不落幕的线上博物馆。目前,洛阳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海南省博物馆、张家界市博物馆、尼泊尔3D造像博物馆、腾冲市滇西抗战纪念馆等知名文博机构都已引入积木易搭智慧文博解决方案,通过3D扫描建模技术,充分采集文物三维数据,搭建三维虚拟展厅,结合全息投影、AR/VR 等技术实现了文物的全面数字化展示。滇西抗战纪念馆3D数字化互动墙在线下博物馆通过互动展示墙,可实现文物的720°3D数字化交互展示,配合语音讲解,让观众沉浸式看展。线上,通过积木易搭3D云展系统,实现线下展厅的线上实景复刻,将博物馆云端化,打破了博物馆的时空限制,让观众随时随地看展览。文物数字化档案的建立,也为文博单位后期的数字藏品和周边文创产品开发提供了数据基础。随着“数字文博”、“智慧博物馆”的普及,以及数字藏品相关市场监管政策的完善,未来,必定会有更多的文物保护单位引进3D数字化采集技术建立文物数字化档案库,保证文物信息的永续保存和利用。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